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试卷相关题目
- 1如图所示,在做“寻找等效力”的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上,另一端连接两根细线,然后通过细线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点O,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和两细线的方向以及结点O的位置;然后改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再次拉到O点,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线的方向.请问:为什么两次要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
A.这样可以方便作图
B.其实两次结点不是拉至同一位置也可以
C.这样做可保证两次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D.这样做可保证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如图所示“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装置中,橡皮条的一段固定在P点,另一端被小明用
A.B两个弹簧测力计拉伸至O点,F 1、F 2分别表示A.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则在图示位置时,两个弹簧测力计对O点拉力的合力一定沿__________方向,且合力一定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 1. 现小明将弹簧测力计B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而保证结点O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此过程中F 1、F 2的变化情况是( ) A.F 1减小,F 2减小
B.F 1减小,F 2增大
C.F 1减小,F 2先增大后减小
D.F 1减小,F 2先减小后增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不需计算而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用细线通过法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砂
B.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质量
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长
D.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得到下面的一条纸带,在用下列测量数据求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3,5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B.利用2,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C.利用1,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D.利用0,6两点的平均速度计算,接近4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某实验小组在做“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首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然后,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关于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即可
C.将弹簧秤都拉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时改变拉力 F 和小车质量的大小
B.先保持小车质量 m 不变,研究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再保持 F 不变,研究 a 与 m 的关系,最后导出。与 m 及 F 的关系
C.只改变拉力 F 的大小,小车质量 m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D.只改变小车质量 m 的大小,拉力 F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关于打点计时器以及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决定于交变电流的频率
B.当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点
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纸带上的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C.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线段依次将各点连接起来
D.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M图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