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他21

李明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摇过,鱼儿在池塘中跳跃。基埂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问题。1.李明的家乡所处的区域是2.当该区域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发布时间:2021-08-16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E.信息产业

G.旅游业

H.精密仪表工业

试卷相关题目

  • 1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问题。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3.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E.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G.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H.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I.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G.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读图“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2.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3.能分别正确反映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别的排序是

    A.abc

    B.cab

    C.cba

    D.bac

    E.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G.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H.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I.abc G.cab cba bac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全长4 900多千米。2011年6月30日,东段工程投产,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贯通送气。结合“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图”,完成下题 1.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2.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中亚

    B.阿富汗

    C.西亚

    D.乌克兰

    E.缓解能源紧张

    G.促进减排降污

    H.保证能源安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读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 1.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原因可能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2.1985年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3.近年来,本地区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E.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G.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H.工业稳步增长 I.①②③ G.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2.

    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E.①②③

    G.①③④

    H.②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左图是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图是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据此回答问题。 1.我国政府协调了东、西部发展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2.东、西部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图说明

    A.西部输出了资源,但是得到了资金,有利于经济的再发展

    B.东部输出了资金,但是得到了资源,有利于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C.通过东、西部资源与资金的相互流动,加强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D.通过西气东输国家加大了东、西部的税收,有利于投资其他行业

    E.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耗能量就越大

    G.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有很大影响

    H.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该图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修建“西气东输”管线走向主要考虑的经济因素是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最有利于解决    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十分严重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 ③能源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④能源资源存储量大,生产量大,出口量小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人口密度

    E.①②

    G.①④

    H.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读下图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三条路线所经区域的正确叙述是2.关于线路①和③资源调出区的共同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A.经过温度带最多的是路线②

    B.经过大中城市最多的是路线①

    C.经过地形区最多的是路线③

    D.三条路线均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

    E.土地荒漠化

    G.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H.地质灾害危害严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截至2008年5月4日,全长2203千米的川气东送管道铺设已经完成了一半,川气东送工程横跨东中西部八个省市,计划于2008年年底开始供气,投产后每年将向东部地区输送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结合下面川气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线路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线相交3.沿线城市对天然气的使用会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E.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G.陇海线、汉丹线、京广线、京九线

    H.成渝线、襄渝线、湘桂线、京广线 I.水污染 G.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图为某地貌发育示意图。回答。 1.该地貌的发育,除了需要有石灰岩地层外,还需要的气候条件是2.在我国该地形分布区中,有些成为十分贫困的生态灾难区.其主要原因是

    A.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B.温暖湿润

    C.年温差较大

    D.≥10℃积温在7500℃以上

    E.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陷

    G.地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干旱.

    H.A.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B.温暖湿润 C.年温差较大 D.≥10℃积温在7500℃以上 E.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陷 F.地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干旱. G.工业废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D地表的肥沃表土流失,造成石漠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