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物理 > 相互作用练习题1121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正向着弹簧运动,且使弹簧压缩,则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

发布时间:2021-08-16

A.物体A受重力、动力、摩擦力、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

B.物体A受重力、弹簧的弹力、摩擦力和支持力

C.弹簧的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

D.弹簧的弹力与摩擦力的方向是一致,都是水平向左的

试卷相关题目

  • 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在性质上都是弹力

    D.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就一定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看不出有形变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弹力

    B.没有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没有弹力

    C.只要物体间有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发生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弹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质量为M的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  )

    A.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B.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C.斜面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D.斜面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4kg,m2=6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要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扶梯匀速上升,他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斜向上的拉力

    D.重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静止的弹簧秤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N的力F1.F2的作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

    B.4N

    C.8N

    D.无法确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 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如图7所示,对于静止于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木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随F增大而增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如图所示,

    A.B两物体叠放在的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A物体质量m=10kg,B物体质量M=30k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开始使A.B两物体缓慢地向墙壁移动,整个过程中A物体始终没有从B物体上滑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刚开始推动该物体时,推力F的大小为200N

    B.当B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200N

    C.当B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250N

    D.当B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300N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