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其他71

图为“沿某纬度所作的海陆剖面示意图”,甲点典型植被类型为  (    )   

发布时间:2021-08-15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

试卷相关题目

  • 1“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小题2:“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优先推广: A.三江平原B.云贵高原C.河套平原D.江汉平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a是市区,b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小题2:若该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A.a为海洋B.b为陆地C.③可能为西北季风D.③可能为东南季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图是某地理要素随纬度分布曲线图,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理要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气温年较差

    C.年均降水量

    D.年平均气温小题2:甲、乙两处的数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海陆面积不同B.太阳高度角不同C.径流注入量不同D.降雨量不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华北某地区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底持续无有效降水,创自1971年以来最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纪录。回答15~17题。 小题1:此次该地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明显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C.地势平坦,气流难以抬升

    D.暖湿气流弱,空气水汽含量少小题2:持续的干旱,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土壤含水量降低B.林木落叶期推迟C.来年沙尘暴减弱D.河流结冰期延长小题3:为减轻此类现象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大量开采地下水,增加城市用水量B.发展滴灌、喷灌,节约农业用水 C.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D.加强科研建设,增强人工降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小题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物理风化剧烈

    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回答说题。 小题1:引起该地区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

    B.植被

    C.水分

    D.地壳运动小题2: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非地带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地带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