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若该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a是市区,b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
E.a为海洋
G.③可能为西北季风
H.③可能为东南季风
试卷相关题目
- 1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 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2回答问题。 1.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2.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湿粘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粘壤土
E.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G.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H.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当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等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题:1.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2.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3.阿斯旺大坝形成了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对自然要素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E.气候
G.水文
H.生物 I.使生物多样性剧减 G.地方气候变得温和湿润 地下水位下降 洪涝加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结冰期)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①
B.⑧
C.③
D.④
E.⑤
G.⑦
H.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有关改良红壤措施不正确的是
A.种绿肥、施矿质肥料
B.施石灰中和
C.土壤中掺砂子
D.建立农田排灌工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南京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网密布,四季分明,地形上属于南方低山丘陵,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常绿阔叶林。据此完成问题。1.这种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2.南京自然特征的形成与下列物质运动无关的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单一性
D.复杂性
E.岩石圈物质循环
G.季风洋流
H.海陆间水循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最可能属于2.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3.该山地所在地较大尺度的地域分异的自然带是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
E.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G.南坡海拔400—1600米处
H.北坡海拔700米处 I.森林带 G.森林一草原带 草原一荒漠带 荒漠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澳大利亚东北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这类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E.差异性
G.复杂性
H.整体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题。1.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据此可推测 2.下图表示我国塔里木盆地内一棵古胡杨木的年轮横剖面(部分),较宽的年轮主要反映的是() 3.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那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能支持该观点的有力证据是该大洲
A.其上游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
B.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
C.该河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
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
E.高温年份
G.低温年份
H.少雨年份 I.埋藏有深厚的岩盐 G.有大量的海洋动物化石 有面积广大的珊瑚礁石 有储量丰富的煤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问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⑤
G.⑦
H.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句反映了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能量交换
D.大气循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