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这体现了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试卷相关题目
- 1喜马拉雅山垂直自然带谱南坡较北坡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南坡较北坡降水多
B.南坡较北坡纬度低且高差大
C.南坡较北坡居民多
D.南坡较北坡土壤肥沃且开发时间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图8“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完成16-17 小题1: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甲类似的是 ( )
A.西伯利亚地区
B.我国华北地区
C.刚果盆地
D.江南丘陵小题2:最能体现从①—④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诗词是 (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C.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D.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6~7题。 纬度23°26′S23°26′N0°40°S40°N雪线高度5 800米5 600米4 800米4 800米4 000米小题1: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小题2:假设30°S~40°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 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同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低C.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影响D.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2-23 小题1:沿 EF 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小题2: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 主要原因是( ) A.地形起伏的影响B.海陆分布的影响C.沿岸寒流的影响D.大气环流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图是我国某地近50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小题1:该地的自然带属于(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苔原带小题2:该地近50年地理环境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气温一直升高,降水呈增加趋势B.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变率增加C.气候变暖,更加湿润D.气候变暖,河流流量大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自西向东经过的陆地水平自然带有( )
A.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
C.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反映的是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和年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②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小题2: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 ②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③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读图“沿20°经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6—18题。 小题1:造成A—F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洋流小题2:G山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小题3:关于K、R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低B.船由K地向东经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C.船由R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D.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冬短无夏,四季如春”。上述气候谚语对应的地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华南地区、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华南地区
C.华南地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华南地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