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41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做雪线。下表是世界部分地区的雪线高度,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表中不同地区雪线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发布时间:2021-08-15

A.地势的高低

B.热量的纬度差异

C.降水的纬度差异

D.洋流的性质差异 2、近些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降水增多 B.海平面的上升 C.地壳运动剧烈 D.大气温室效应增强

试卷相关题目

  • 1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反映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是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我国北方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2、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差异性表现的是 A.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耕地以水田为主 B.撒哈拉地区气候干旱,生物具有明显的耐旱特征 C.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沿陇海一兰新线,植被有明显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图是东欧与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1景观在图2中甲~丁所经地区呈现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图1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D.海陆位置和海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述地理现象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大陆森林、草原、沙漠的对称分布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岭南北的植被差异

    D.澳大利亚森林、草原、沙漠的半环状分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宁波的纬度在北纬30°左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完成1—2题。 1、宁波的四明山风景优美,山上树木葱郁,这里的植被大多属于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在四明山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的规律性是

    A.连续性

    B.普遍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

    D.层次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为我国(40°N~45°N)间某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甲地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高山草甸带 2.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B.该地区降水稀少,主要是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C.该地区河流的多为内流河,径流年际变化大D.该地区的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图中①②③④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1~3题。 1、导致时期①到时期④大陆东岸自然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分布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大气环流 2、推测时期④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温带荒漠 3、与时期④自然环境特征最吻合的区域是 A.北美大陆中部B.南美大陆南部C.澳大利亚大陆D.欧洲西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世界荒漠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类型,读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回答1—2题。1、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A.③ Ⅲ

    B.① Ⅲ

    C.② Ⅱ

    D.④ Ⅰ 2、下列关于荒漠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陆Ⅰ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②大陆Ⅲ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C.③大陆Ⅲ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洋流D.④大陆Ⅰ型荒漠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3题 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 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