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031

交往是人类创造文明中的重要活动。下列关于文明交往总体趋势的论述较为恰当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15

A.单向直线

B.双向互惠

C.多向互动

D.共存共赢

试卷相关题目

  • 1“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这段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革”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说明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④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它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材料反映的口述史研究特点不包括

    A.已从传统口述史学发展为现代口述史学

    B.以搜集和使用口述史料作为研究方法

    C.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

    D.口述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来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史学家“将数学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形成了“计量史学派”。这一学派

    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

    B.杜绝了历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

    C.促使史学研究更趋于精密化

    D.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分析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思想推动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易中天先生在其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各项对①②③④对应的学派判断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把握历史规律

    B.考证历史事实

    C.描述历史现象

    D.分析历史原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