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公元211年,曹操西征遇到马超的袭击,《三国志》记载:“公(曹操)将过河,前队适渡,(马)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下列对材料中“胡床”的判断,准确的是 ①应该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坐具 ②应该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轻型家具 ③最迟在东汉末年就已经传入中原 ④应该是一种专供贵族享用的豪华型家具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三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十年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你认为汤恩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
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郡县制的持续深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生丝的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
C.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出现 ④两极格局的结束
A.①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推断下列言论中最有可能出自韩非子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引文中,符合道家主张的是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才能则举之”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
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一战” 是“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