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中国的西部、北部、西南部,曾经被认为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部分。这一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的地理枢纽,主要原因是( )
发布时间:2021-08-15
A.从空间特征上看,中国是一个陆权和海权兼具的大国
B.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几大文明交汇的地带
C.在全球范围内,或许再也找不到一个区域能够与这个地域相比
D.中国的这一广大地域,是欧亚交通要道
试卷相关题目
- 1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族临时约法》
C.《资政新编》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某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1950年中苏会谈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 ①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建国后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80年意大利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悲剧的发生”,从制度角度看邓小平最可能回答
A.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l5个,l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建交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走近世界和世界走进中国提供了前提。其主要说明
A.第三次建交热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中日、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
C.第三次建交热潮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
D.第三次建交热潮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前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该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③中英坚持外交途径解决 ④回归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我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谈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说这段话主要基于
A.越南战争结束
B.中苏关系恶化
C.美国实力下降
D.中日正式建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