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621

2009年9月8日下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驻华外交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集体参观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成就展”。图为新疆图片展吸引参观者。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我国民族自治区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少数民主的高度自治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使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21-08-14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近代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①要求民众对政府负责     ②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③发源于雅典             ④贯彻主权在民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阅读下列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搞“台独”没有历史依据,不得人心②陈水扁下台后“台独”势力已消除③“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

    D.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有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一幅图片,内容是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焚烧华商鞋店事件。有人高喊:“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据此判断,该同学课题研究的核心主题最有可能是

    A.经济全球化

    B.种族歧视

    C.恐怖主义

    D.世界多极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与会国认为:“战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严重的后果威胁着人类……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全面 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亚非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各地对这一节日的称呼不同,如端五、端阳、重五、重午、夏节、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为盛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帛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恶日说(民间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不吉利)等等;各地人过端午节的习俗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时间都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内容都包括吃粽子、洒雄黄酒、戴艾草等等。以上情况说明

    A.端午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大力保护

    B.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

    C.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

    D.端午节的来历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汉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B.儒学成为士人走上士途的必经之路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发挥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近年来一些“养生大师”备受关注。有些“大师”专门弄虚作假以聚敛钱财。从纯理论的角度看,下面哪一类书籍更可能成为他们玄妙理论的来源(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儒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实施的“211工程”计划主要是针对

    A.基础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民办教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932年出版的由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三人编写的《世界史》一书开篇以“白种人的负担”为题,认为自15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就一点一点地把他们的文明传播到全世界。欧洲人“要引导千百万的陌生人走上欧洲文明和进步的道路 ,是一个负担,而且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下面相关评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文明史观”带有种族优劣论色彩

    B.这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论

    C.近代“欧洲优势”是有史实支持的

    D.这是典型的个人英雄史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习俗  ②经济文化交流逐步深入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④中共“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方向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