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591

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有                                 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发布时间:2021-08-14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本世纪 80年代以来,富国设立的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 5000亿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所获外援的 10倍”。这一数字说明:               (   )

    A.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无法合作

    C.国际经济旧秩序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D.全球化趋势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表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某项经济建设的数据。它可能反映的是(   )

    A.钢铁的产量

    B.石油的产量

    C.粮食的产量

    D.煤炭的产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奖章、徽章、证章能真实地反映历史。图为湖北省“黄陂县人民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证章,这枚证章应制作于      (   )

    A.建国初期

    B.20世纪50年代末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由开放到闭关,由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食货志》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小题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小题3:新中国成立初,执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的内容是A.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D.同各国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56一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是               (   )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         ②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③以市场经济为保障        ④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图是1954年9月20日,人民代表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情景照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有关 ③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届人大会议上 ④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中“求同”是指

    A.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与平等

    B.加强政治与经济的合作,建立亚洲与非洲政治经济联盟

    C.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D.坚持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952年,我国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占35.5%……,针对这种状况,国家的决策是                      (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日本改变二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扶植日本

    B.欧洲崛起对日本的影响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