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它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发展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谴责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B.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B.《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长达20多年的对抗
C.《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建交
D.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资料一:1928年,傅斯年先生在谈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时,指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 资料二:二十世纪初,法国一位研究古代社会的学者,谈到历史家在历史写作中的角色时,说:「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 对于这两段数据,我们应如何理解?
A.资料一对史学表现乐观精神,资料二则透露悲观心理
B.资料一的重点是史料,数据二的重点是史家,彼此并无关联
C.两段资料都否定历史家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D.两位学者都受到近代欧洲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考古学家说:“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有:河南的仰韶文化;山东和江苏北部的北辛─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北地区的新乐文化;浙江北部的河姆渡文化;台湾北部的大坌坑文化。”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最初的情况是
A.这五个地方有农业,有陶器,种植同样的作物,饲养同样的牲畜
B.仰韶、是中心,向东发展至北辛─大汶口,再向南至河姆渡、大坌坑;另一向北发展而成新乐文化
C.不同文化各自发展,呈现多元面貌
D.各文化因地区的不同,文化内容如作物、牲畜等也有不同
E.仰韶、新乐在西,北辛─大汶口、河姆渡及大坌坑在东,反映出上古东西对立的态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这是因为①它的设立是屈从于西方侵略势力的一种表现②它的职能是主管外交、通商、海关等涉外事务③其经费主要靠洋人控制的海关税收④它的设立有利于西方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 )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士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蒋介石的立场已转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是在
A.中山舰事件后
B.整理党务案后
C.四·一二政变后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符合这个观点表述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被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观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D.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中国民族工业,则“秋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应为(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