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61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表示:“这是一个有关判断力的问题(国际金融形势已经改变)对于1945年适用的政策不一定适用于今天。”他所说的“政策”是指

发布时间:2021-08-13

A.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原则

B.《北大西洋公约》确立的集体防卫准则

C.国际金融会议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的贸易规则

试卷相关题目

  • 12007 年,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09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希腊身陷债务危机。有人预测,从冰岛,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0年的趋势之一。你认为欧盟应联合哪一国际组织共同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B.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每一个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945年前后,美国充当“增长极”的措施不包括

    A.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美国在世界金融的支配地位

    B.推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C.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

    D.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主导区域经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世界市场的拓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语汇在媒体中出现频率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是1945——1950年世界各大媒体出现较多的语汇,其中属于1947年的是

    A.联合国、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冷战、美苏争霸

    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冷战、对抗、欧洲共同体

    C.经济恢复、冷战、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民族独立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国际合作、霸权主义、和平共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②确立了战后美国始终如一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6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共生共融的演进史,是不同文明不断碰撞相互吸纳的历史。“中国与世界”是值得历史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的文明,在16世纪中叶以后就再也不能避免地要发生正面交锋了。在最初的交往之后,一方面中国士大夫中,出现了像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等愿意接受西方天主教文化的人;欧洲天主教内部,也出现了以利玛窦、艾儒略等人为代表的同情、容纳和支持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主张……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 材料二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名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国”等对应。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历经曲折,但我国的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入,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果。 上表中

    B.C表示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阶段。(例如,C时段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明末清初中国和欧洲两种不同文明是怎样进行交流的?(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从清朝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3)回答在A.B两个时段,中国与相应国家发展关系的政策及其意义。(7分) (4)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①是 。说明该组织的作用。(3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必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 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

    C.金砖四国已经结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