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嫦娥一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段后,关闭发动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嫦娥一号通过P点时的运动速度最小。嫦娥一号到达月球附近后进入环月轨道段。若地球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地心与月球中心距离为R,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G为万有引力常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B.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C.嫦娥一号绕月运动的线速度为
D.嫦娥一号绕月运动的周期为
试卷相关题目
- 1三颗人造地球卫星 A、 B、 C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 mA=mB>mC,则对于三个卫星,正确的是······( )
A.运行线速度关系为vA
- 2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地球上空飞行轨道如图所示,飞行器绕椭圆轨道飞行后,在椭圆轨道远地点343km的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轨道半径为343km的圆轨道2上作周期约为90分钟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飞行器在椭圆轨道l和圆轨道2上运行时的机械能不相等
B.飞行器在圆轨道2上运行时完全失重,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C.飞行器在圆轨道2上运行的角度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
D.飞行器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P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变轨后在圆轨道2上运行时加速度的大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由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同步卫星组成。已知有两颗同步轨道卫星 A、 B分别定点于赤道上东经80°和140°的上空,轨道半径为r。则关于 A、 B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卫星内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B.两卫星运动的线速度相同
C.这两颗卫星的信号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D.两卫星的间距是固定的,大小为r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可以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大发射速度
C.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是确定的值
D.宇宙飞船进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合外力为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于2010年10月ll曰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l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已知“嫦娥二号”绕月运动的周期约为ll8分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嫦娥二号”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220,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30天。利用上述数据,可估算出此时地球对“嫦娥二号”的万有引力与月球对“嫦娥二号”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A.2
B.0.2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上的三颗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关 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可知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甲是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近地卫星,乙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乙运行高度为h,甲、乙的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线速度为,乙的线速度为
B.甲、乙的向心加速度均为零
C.甲、乙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甲、乙的运动周期均为T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假设航天飞机在太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利用机械手将卫星举到机舱外,并相对航天飞机静止释放该卫星,则被释放的卫星将( )
A.停留在轨道的被释放处
B.随航天飞机同步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C.向着地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D.沿圆周轨道的切线方向做直线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的“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个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圆满完成了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若地球的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G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神舟”四号飞船的 ( )
A.离地高度
B.运行速度
C.发射速度
D.所受的向心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整,我国“神州”五号载着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神州”五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调度下,我国陆海空航天测控网对飞船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测量与控制,截至10月16日零点,“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已按预定轨道(视为圆轨道)环绕地球10圈。若地球质量、半径和万有引力恒量G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资料可估算出“神州”五号飞船的 ( )
A.离地高度
B.飞船的质量
C.发射速度
D.运行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