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全新时代的到来.若“神舟七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则可以确定( )
A.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
B.翟志刚出舱取回外挂实验样品,若样品脱手,则样品做自由落体运动
C.“神舟七号”与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l
D.“神舟七号”与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据介绍,在和“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之前,“天宫一号”要经历发射入轨、变轨控制、在轨测试和交会对接准备四个关键阶段.若“天宫一号”的发射入轨轨道是圆形的,它在此轨道上飞行了21小时,环绕地球运转14圈,然后再进入同步轨道准备与“神舟八号”飞船对接.那么“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的轨道上飞行与在对接轨道上飞行相比较,则( )
A.在发射入轨的轨道上飞行的周期比在对接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大
B.在发射入轨的轨道上飞行的速率比在对接轨道上飞行的速率大
C.在发射入轨的轨道上飞行的加速度比在对接轨道上飞行的加速度小
D.在发射入轨的轨道上飞行离地面高度和在对接轨道上飞行离地面高度相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则它们的运动速率vA和vB,角速度ωA和ωB,向心加速度aA和aB,运动周期TA和TB之间的关系为不正确的是( )
A.vA:vB= RB:RA
B.ωA:ωB=RBRB:RARA
C.aA:aB=R2A:R2B
D.TA:TB=RARA:RBRB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经过21h的太空飞行,返回舱于次日安全着陆.已知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图所示,飞船在飞行中是无动力飞行,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的过程中(不考虑地球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
B.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
C.飞船的机械能守恒
D.飞船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的卫星系统.如图所示,“北斗一号”T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北斗二号”G为地球中轨道卫星,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G在运行时( )
A.相对T静止
B.周期比在T的小
C.线速度比在T的大
D.线速度大于7.9km/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该卫星绕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则由已知物理量可以求出( )
A.月球的密度
B.月球的质量
C.月球对卫星的引力
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同步卫星离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
A.a1:a2=r:R
B.a1:a2=R2:r2
C.v1:v2=R2:r2
D.v1:v2= R:r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据报道,我国将会在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州八号”飞船,并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汇对接实验.成功对接,将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如图所示,对接前在外轨道的“天宫一号”和在内轨道的“神州八号”都可以视为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
A.对接前,“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大于“神州八号”的线速度
B.对接前,“天宫一号”的周期大于“神州八号”的周期
C.对接时,“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大小等于“神州八号”的加速度大小
D.对接时,“天宫一号”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一定等于“神州八号”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11年6月21号,我国发射了“中星10号”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卫星的质量5.22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正上方
B.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的角速度小于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某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υ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测出该物体的竖直位移为h,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物体与月球之间的引力
C.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月球和物体的质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如果月球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B.月球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月球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D.月球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