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两颗人造卫星
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1:T 2=8: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行速率之比分别为( ). A.R 1:R 2=4:1,v 1:v 2=1:2
B.R 1:R 2=1:4, v 1:v 2=2:l
C.R 1:R 2=1:4,v 1:v 2=1:2
D.R 1:R 2=4:1,v 1:v 2=2:1
试卷相关题目
- 1【题文】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现代的观测正在改变我们对行星系统的认识。经过近30年对冥王星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2006年8月24日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上通过决议,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并提出了行星的新定义。行星新定义中有一点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假如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在以下给出的几个条件中能估测出其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 ) ( )
A.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B.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和冥王星的半径
C.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和冥王星的半径
D.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题文】最早测得万有引力常量 G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开普勒
C.卡文迪许
D.爱因斯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题文】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伽利略
D.卡文迪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题文】三个人造地球卫星
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mA= mB< mC,则关于三个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B.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 Fa=Fb< Fc
C.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是
D.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题文】按照我国月球探测活动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
B.飞船在A点点火变轨的瞬间,动能增加
C.飞船在A点的线速度大于在B点的线速度
D.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题文】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 和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
A.0.2g
B.0.4g
C.2.5g
D.5g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题文】列叙述中的力,属于万有引力的是( )
A.马拉车的力
B.钢绳吊起重物的力
C.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
D.两个异名磁极之问的吸引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题文】据报道在印度洋发生地震形成海啸之前,我国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2004年12月20日拍摄的五张气象图上已经显示出地震发生的征兆.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12小时巡视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卫星 ( )
A.线速度大
B.发射速度大
C.角速度小
D.向心力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题文】“嫦娥二号”已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其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km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星环月的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
A.“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
B.“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C.“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D.“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题文】2010年10月11日上午11时3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绕月运动的周期约为118分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220:1。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地球对“嫦娥二号”卫星的万有引力与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
A.2
B.0.2
C.2×10—2
D.2×10-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