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试卷相关题目
- 1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 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结合大事年表,下列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恩格斯曾在1862年写道“……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文中省略的是
A.伦敦
B.上海
C.东京
D.纽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包括
A.铁路设备、水力纺纱机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炸药
D.电话机、内燃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最大的不同在于
A.日本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资金
B.日本发展工业的重点在于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
C.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
D.日本发展工业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科技进步改变世界
C.人类的进步与解放
D.古老帝国的衰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面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英国工人生活费和工资指数(1850年=100)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可能的是
A.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兴起
B.社会购买力下降,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D.工人的创造性遭到打击,造成英国被美、德赶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