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发布时间:2021-08-11
A.否定教皇的权威
B.思想出现了倒退
C.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
试卷相关题目
- 1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最早努力“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达·芬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经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加尔文创立的新教之所以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流行,主要是因为( )
A.加尔文的新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B.加尔文教符合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需要
C.加尔文教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D.加尔文教反对封建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不包括
A.统一了宗教信仰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D.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成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其中与“资本主义精神”不相符的史实是
A.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B.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对黄金的渴望
C.持续400余年的黑奴贸易
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段话最能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