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2可知:氘核在光子的冲撞下可分裂为质子和中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小于氘核的质量
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氘核的质量
C.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要吸收能量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
试卷相关题目
- 1核反应方程,在该核反应中将 ( )
A.吸收能量,质量增加
B.吸收能量,质量亏损
C.放出能量,质量亏损
D.放出能量,质量增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选修3-5选做题)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热核反应所释放出的光能、热能及辐射能量所组成。它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达1 81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全世界年需要能量总和的5 000倍,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方程为,若已知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中子质量为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和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
B.和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反应
C.这个反应释放核能为ΔE=(m1+m2-m3-m4)c2
D.这个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Δm=m1+m2-m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4m1-m2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E=(4m1-m2-2m3)c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某热核聚变反应方程为 + →+,相关 的 原子核或核子质量如下表,该反应中放出 的 能量 为 ( ) 质量m1 m2 m3 m4
A.(m1+m2-m3-m4)c2
B.(m3+m4-m1-m2)c2
C.(m1+m2-m3-m4)c2
D.(m3+m4-m1-m2)c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
B.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
C.这个反应中的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来计算
D.实验中产生γ射线,其穿透能力极强,比X射线还强很多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B.任何频率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都可以使其达到激发态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D.目前核电站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太阳的能量来自下面的反应:四个质子(氢核)聚变成一个α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m α,质子的质量为m p,电子的质量为m e,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c表示光速.则太阳上1 kg的氢核聚变成α粒子所放出的能量为( )
A.125(4mp-mα-2me)NAc2
B.250(4mp-mα-2me)NAc2
C.500(4mp-mα-2me)NAc2
D.1 000(4mp-mα-2me)NAc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如图17-9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7-9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D.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06年9月28日,我国最新一代核聚变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显示了EAST装置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使等离子体约束时间达1000s,温度超过1亿度,这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合肥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此类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并能实际运行的地方.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已知氘核的m1,中子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质子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质子
B.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中子
C.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所释放的核能为(2m1-m3-m4)c2
D.与受控核聚变比较,现行的核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要使氘核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r 0(m),也就是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物质温度很高时,氘原子将变为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E k= ,k 1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E p= ,k为静电力常量,r为电荷之间的距离.则氘核聚变的温度至少为(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