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试卷相关题目
-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人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茅盾的小说《春蚕》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自河里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C.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D.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