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仲伟民在《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中提到“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其路线是“英国将印度的鸦片出口到中国,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到本国,英国纺织品出口到印度”。某同学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推动英国主导三角贸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本国人们生活的需要
B.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口到英国的茶叶数量急剧下降
C.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更加有利于三角贸易的发展
D.这种三角贸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表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茶外销行情看涨,武夷山区的农民纷纷开荒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然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最终使武夷地区“市疲山败”。这说明①中国经济已开始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③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④随着农产品的日益商品化小农经济的风险性更加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服饰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B.榨油业的衰败
C.铁器制造业的衰落
D.制糖业的衰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创作于1928年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
C.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
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
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
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城市人口激增
D.城市经济遭受破坏,大量人口转入农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实质上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