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1

       马克思认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1-07-30

A.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专制统治使然

B.清朝皇帝不需要任何国外的手工业物品

C.中国根本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需要

D.郑和下西洋这种做法没有持续下去

试卷相关题目

  • 1鸦片战争后不久,我国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情况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A.环渤海地区

    B.五口通商地区

    C.黄淮地区

    D.成渝地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直接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因素有 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②19世纪60年代,洋务企业的出现 ③19世纪60——70年代私营工商业的出现 ④近代教育的兴办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④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材料中的“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的本质问题是

    A.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解体

    B.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外国资本的侵略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

    D.中国的专业性劳动力进一步扩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的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 ②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③中国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④中国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近代化

    B.烟台开埠促使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开埠通商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外国殖民势力作用的结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②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③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是: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②“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毁灭 ③一些农民破产,离开农村进入工厂做工 ④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日益殖民地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