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161

纪念碑、纪念实物等都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纪念碑、纪念舰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发布时间:2021-07-30

A.抵制西方文明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

试卷相关题目

  • 1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中国开始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关于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是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

    B.渤海地区在两次战争中都曾受到侵犯

    C.都允许交战双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D.都迫使清政府赔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某同学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一则有关新疆行省的记录。这份记录最早应出现在

    A.1880年

    B.1882年

    C.1883年

    D.1884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