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011

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

发布时间:2021-07-29

A.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试卷相关题目

  • 1今年三月十九日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日,厦门市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下列同学对其两个纲领共同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农民的诉求

    B.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B.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它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人人不受私"的平均社会

    D.它最后无法实施是因为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方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总要用之有节,以备兵荒。”对这个方案理解最准确的是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B.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体现了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D.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试图保持社会的公平公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此地的妇女徒步或骑马公开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一点也不害怕外国人。”这应当是何时何地的情况?(   )

    A.1750年的北京

    B.1810年的上海

    C.1860年的南京

    D.1900年的广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