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781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发布时间:2021-07-29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试卷相关题目

  • 1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领导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12年,中国政府下令,祭孔时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这可用来说明

    A.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

    C.民国政府推动传统习俗的改良

    D.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倒孔家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面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与这段话最吻合的一段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责任内阁制未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真正的救国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失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武昌起义胜利后,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这表明

    A.黎元洪在革命党人和新军中威望很高

    B.武昌起义缺少社会基础,面临危机

    C.武昌起义仓促进行,准备不足

    D.革命者希望借助黎元洪推进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分析下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安徽的近代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B.1901~1911

    C.1912~1927

    D.1928~1937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