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761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危机是“异种残之,外邦逼之”,解决民族问题“殆不可以须臾缓”。当时孙中山解决民族问题的策略准确地说(  )

发布时间:2021-07-29

A.异种残之——“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外邦逼之——“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C.异种残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邦逼之——“打到列强,除军阀”

试卷相关题目

  • 1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 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对材料中“革命性、民主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了君主专制,实现了民权主义

    B.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议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D.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  )

    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11年海峡两岸共庆辛亥革命100周年。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弘扬民主意识

    B.实现民族独立

    C.结束专制独裁

    D.确立民主宪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吸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以此判断与这两种观点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世纪初,有人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认为: “今日海内,有如下党派:曰变法党,专与阻变法者为仇;保皇党者,爱其能变法之君,舍君而外,皆其仇敌也;革命党者,恶其不能变法之政府也,欲破坏之,别立政府也;惟逐满党专与满人为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变法党实为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锋

    B.保皇党从本质上与变法党无异

    C.革命党与变法党没有历史继承关系

    D.逐满党在历史上无任何进步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913年宋教仁命案发生后,上海地方检察厅公开传讯袁世凯的亲信国务总理赵秉钧,并公布政府高官与杀人犯之间密切往来的证据。一个小小地方法院竟敢传讯国务总理,是因为

    A.中华民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当时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民意强大

    C.上海市国民党控制的地盘

    D.袁世凯为移祸赵秉钧,支持上海地方检察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社会各阶层人民都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人们把这个重大事件概括成三句话:“唐山发生了革命,‘漩桶’已经退位,孙逸仙做了大总统”。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渴望脱离清朝独立

    B.心向祖国、关心祖国

    C.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有限

    D.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双十节是台湾地区的法定假日之一,台湾每年举行庆典,“举办升旗典礼及”庆祝大会。这一节日主要是为纪念(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保路同志军起义

    D.同盟会起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