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期望我国革命
A.排满反清相结合
B.反帝反封相结合
C.民族民生革命一体
D.民族民主革命一体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关于图灰色部分解读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秋收起义后,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C.洛川会议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全面抗战后,正面战场失去大片国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革命逸史》作者冯自由说:“晚清壬寅癸卯年(1903~1904)间,上海维新志士有乌目山僧者,章太炎着之《驳康有为政见书》,及邹容着之《革命军》,书面均署其名。时人只知山僧为方外人,而不知即中国教育会会长黄宗仰也。”这反映出
A.维新派与革命派走向融合
B.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相似
C.佛教思想与革命思想有相通之处
D.章太炎、邹容信仰佛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以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所示)。从介绍文字可以看出
A.民国初年的教育已与世界接轨
B.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至上
C.辛亥革命对教育影响巨大
D.中国已融入世界潮流之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亲率文武百官拜谒明孝陵,在《祭明太祖文》《谒明太祖陵文》中说:“……国家外患……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奉兹大柄,还我汉人,皇汉民族,既寿永昌。呜呼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就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革命派美化了明太祖
B.革命派存在着一定的皇权思想
C.革命派借明太祖表明反对民族压迫的立场
D.革命派有难以割舍的反满情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以下摘自吴宓1911年11月6日的日记:“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当时京师许多师生对此深信不疑。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民众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
B.人民反对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革命使得部分知识分子受到震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临时大总统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以上规定的直接意图是( )
A.限制总统的权力
B.扫除封建残余势力
C.实行总统共和制
D.捍卫人民的民主权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力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这反映出
A.威权政治下知识分子的艰难抉择
B.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道路
C.康有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不满
D.康有为无法原谅袁世凯逼清帝退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