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731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是指:

发布时间:2021-07-29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试卷相关题目

  • 1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华盛顿一人。公为再见。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之伟业,共和之幸福,实基此日。”下列对“袁世凯全票当选临时大总统”解读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在参议院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合法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民主程序 ②袁世凯通过贿选和军事进攻,获取选票,当选临时大总统,实为倒行逆施 ③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促成了这一选举结果 ④当时中国各种力量对比的必然结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推翻封建帝制但民主共和有名无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旗帜代表一个政府的政权性质和执政理念。下列中华民国的旗帜是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从其反映理念和性质的含义上,你判断它们的顺序应是(    )

    A.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在《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条件发展创造了条件

    D.完全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894年-1921年应该填:时 期主题词1894-1921年1921-1935年开天辟地,渐趋成熟1949-1956年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壮,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七斤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选自《风波》)文中的造反是指: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