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相关题目
- 1关于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第一次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没有本质的区别
C.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指出电磁波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他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D.麦克斯韦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 )
A.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声波能绕过一般建筑物,而光波却不能,这是因为 ( )
A.光波传播速度太大,偏离直线不明显
B.声波传播速度小,而光波传播速度大
C.建筑物对声波吸收少,而对光波吸收多
D.声波波长长,容易产生衍射;光波波长短,不易产生衍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地球的大气层中,基本不变的成分为氧、氮、氩等,占大气总量的99.96%.可变气体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碳(CO 2)、水气和臭氧等,这些气体的含量很少,但对大气物理状况影响却很大.据研究: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放出CO 2,使大气中的CO 2浓度不断增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即: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判断:CO 2比大气中的氧、氮、氩等基本不变的气体成份( )
A.对可见光的吸收作用强
B.对无线电波的吸收作用强
C.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强
D.对红外线的吸收作用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高层建筑物外墙大量使用的幕墙玻璃,在白天时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较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增透膜
B.在玻璃外表面涂有高反膜(即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的物质)
C.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大量能吸收光的物质
D.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不透光的彩色薄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有关波的实例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
A.声波是横波
B.电磁波是纵波
C.光波是概率波
D.机械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在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
A.λ
B.λ
C.λ
D.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致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 )
A.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小到零
B.透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小到非零的最小值
C.透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
D.透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
B.用光导纤维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
C.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