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试卷相关题目
- 1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结束封建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播共和龙种,收专制跳蚤”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
A.从金田起义 到天京变乱
B.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C.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
D.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缘于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社会根源在于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入
C.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依旧
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努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茶馆》中的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要求
A.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民主和科学
C.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一一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一一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上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名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画,该漫画的历史价值在于
A.体现了部分大众对民国政治的殷切期望
B.表达了漫画作者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C.证实了民国初年专制残余影响根深蒂固
D.反映舆论对民国初年政策措施颇有微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