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漫画创作于那一历史事件前后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试卷相关题目
- 1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项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喜欢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73%;“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人(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
D.赞成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27年1月6日《大公报》在社评中说:“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由此可知当时
A.《大公报》有较浓重的反共色彩
B.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广泛支持
C.《大公报》反对国民大革命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彻底破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28年中共《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用……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而1931年中共土地革命路线则提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井冈山土地法》对推动中共革命的发展没有起到作用
B.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
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
D.当时中国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主编钱智修感慨道:“濂洛关闽,年湮代远,不可作矣。问有如黄顾颜王之艰苦卓绝、独创学风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江永、戴震之立书著说、发明绝学者乎?无有也。问有如俞樾、黄以周之久主书院、门弟子遍于东南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李善兰、华蘅芳之精研历算、译著传于天下者乎?亦无有也。有之,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作者为何有此感慨?
A.反对传播西学的立场
B.批判五四运动将学术思想救国导向政治救国
C.对国学衰落现状的无奈
D.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有关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为国民革命运动开始的标志
B.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第一次合作
C.国民革命军经过半年时间,势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D.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会议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是是 ①中共二大 ②八七会议 ③遵义会议 ④中共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从1924年1月后至1927年4月前,国民革命运动及北伐战争的进展,主要依赖于
A.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统一战线的推动
B.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推动
C.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推动
D.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共合作领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1922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事件或现象,典型地体现了“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是( ) ①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②某店主张贴“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的标语 ③北大学生谢绍敏用中指血书“还我青岛” ④浙江海宁决定开除陆宗舆的县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