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发布时间:2021-07-27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促成美日结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试卷相关题目
- 1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时期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从这首童谣中我能获取的信息是 ①即使国难当头,过年传统依旧 ②战事非常紧迫,儿郎争上前 ③军工相当落后,需要买枪购炮 ④救国不靠空口号,实际行动最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是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的征兆。下列关于“三甲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几句著名的革命歌曲,按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第三位的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B.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C.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D.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扶清灭洋
B.抵制日货
C.打倒列强
D.抗日救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瓦窑堡会议被看成是遵义会议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
B.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形成
C.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笔着两中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有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