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61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是

发布时间:2021-07-27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B.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试卷相关题目

  •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发给刘伯承、邓小平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要放手消灭敌人,歼敌越多,对山东粉碎敌人重点攻势,乃至尔后      均极为有利。”电文中“        ”处应为

    A.渡江战役

    B.解放南京

    C.挺进大别山

    D.解放徐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和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本世纪初,一位华人学者看见一份历史资料上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你认为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能是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D.大陆沦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发表)材料中的“伟大的事变”指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辽沈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C.渡江战役胜利

    D.三大战役结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一次会议上,民革代表何香凝表示:“我脱离国民党到现在已经22年了,我从来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过,22年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今天已经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她发表这番谈话的会议应是(  )

    A.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B.1946年“制宪国大”会议

    C.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

    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以下是上海某家报纸在某一年发表的文章标题:《欧洲复兴的希望——马歇尔计划出台》《刘邓匪军,强渡黄河意图何在?》《北平学生聚众闹事要求禁止美货》《孟良崮——英雄殉国》。据此判断,“某一年”是

    A.1919年

    B.1948年

    C.1947年

    D.1952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应是(   )

    A.国民党“一大”

    B.西安事变

    C.北平谈判

    D.重庆谈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观察下图,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签订于国共内战爆发之际 ②是美国试图建立以其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官僚资本与外国资本相勾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④继续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中国处于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淮海战役,解放军官兵60余万,支前民工230万。陈毅在《记淮海战役前线见闻》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几十万,民夫走不动。……疼痛可减退?”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进行广泛的游击战争

    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