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4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A.创建黄埔军校
B.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
C.领导北伐运动
D.进行一系列捍卫反对专制的斗争
试卷相关题目
- 1“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民族压迫
C.主张民族平等
D.反对满洲民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从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有实质的飞跃。这主要是指
A.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发生了变化
B.明确了反帝的内容
C.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1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如图,革命先行者弥留之际,充满遗憾。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竞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完全同意孙先生的这些主张。”对材料中“孙先生的这些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A.核定地价,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地权,限制资本家的剥削
C.平均地权,土地归人民所有
D.平均地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某年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一考生的答题要点有如下几点,你认为表述错误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