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上述材料反映了

发布时间:2021-07-24

A.中西方差距在于武器和工业

B.中国还需要政治制度的变革

C.中国急需破除革命思想传播的障碍

D.中国已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途径

试卷相关题目

  • 1康有为维新思想最突出的特色是(   )

    A.理论联系实践

    B.提倡君主立宪

    C.理论体系完备

    D.西学同儒学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A.谭嗣同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陈独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达到958种,期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由开放走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这种问题时,大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

    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C.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议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