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

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7-24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试卷相关题目

  • 1有学者提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下列关于该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康梁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事件带有一定主观性

    B.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是同一派,仅凭他们陈述很难构成信史

    C.研究戊戌变法仅凭文献资料而没有实物史料,不足以采信

    D.戊戌变法的研究需要多方面收集史料证据进行甄别和辨伪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

    A.安全生产

    B.推翻清朝统治

    C.发展国力

    D.禁绝西方文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 胡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884年,淮军将领张树声在《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戎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这表明张树声

    A.意识到民主潮流已无法阻挡

    B.本质上仍是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认识到洋务运动已完全失败

    D.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该奏折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B.19世纪70年代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逐渐转向制度层面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学说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C.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工具

    D.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中国近代的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