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表示:“满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欲迟则欲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材料表明梁启超
发布时间:2021-07-24
A.赞同三民主义
B.认清政府本质
C.倾向民主革命
D.主张维新变法
试卷相关题目
- 1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凡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均为改革论的学者,一般认为上述改革的共同点是
A.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B.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C.均主张“中体西用”
D.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
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背景对话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 )
A.民风日新
B.民智未开
C.民权兴衰
D.民族觉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2年,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面日记最可能写于
A.1861年
B.1895年
C.1907年
D.1913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一套“蒙学教科书”,其中《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事件( )
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C.推动学校教育内容开始突破传统经学典籍
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说明康有为 ( )
A.成为了中国近代宗教改革的领袖
B.使儒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C.利用儒学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D.用西方思想把孔教打造成新的思想体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托古改制”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
D.“中体西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章开沅先生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这里的“同归”最有可能指的是
A.民主政治的追求
B.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C.救国救亡的时代任务
D.个人命运的选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