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发布时间:2021-07-24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统治者的的大力倡导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试卷相关题目
- 1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文明的影响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 ② ③ ④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特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向中国提供借款,这主要是因为列强可以借此 ①掠夺中国的关税收入 ②获取高额回扣和利息 ③获取更多的政治特权 ④成为侵华霸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895年,康有为联合18省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双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备皇帝顾问。这表明资产阶级①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②希望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③改革内政、外交④拥护光绪帝与慈禧太后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康有为首的维新派“托古改制”,以“儒学救国”,表明其对儒学的态度是
A.反对
B.继承
C.吸收
D.利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睿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