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01

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下 列各项代表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最高水平的文献是

发布时间:2021-07-24

A.

B.

C.

D.

试卷相关题目

  • 1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近代史上某学者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他在当时可能最赞同以下哪个言论?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D.“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B.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C.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观念

    B.民权主义价值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陈独秀说:“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从近代至今,上海始终处于中国发展的前沿。以下内容与上海有关的是①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端——《青年杂志》的创刊  ③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民报》的创办  ④江泽民第一次较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百日维新”时,当变法火败勇敢走上刑场的“戊戌六君子”,其中在就义前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的绝笔义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孙中山主张的“民权主义”与康有为主张的“兴民权”区别在于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受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C.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二十世纪初陈炯明所著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合。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可见陈炯明

    A.赞成民主共和

    B.反对三民主义

    C.鼓吹政党政治

    D.倡导清廉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