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51

南宋的哲学家叶适,曾是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相抗的永嘉学派代表。他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以下哪些主张与叶适的思想相似

发布时间:2021-07-22

A.“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B.“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C.“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D.“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试卷相关题目

  • 1明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明朝泰州学派的王艮一反经典的传统和说教,匠心独具的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公愚妇”都“能知能行”,“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人民性

    B.取孔孟之道,而舍宋明理学

    C.李贽将其发展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是对“致良知”的继承与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从中可以看出

    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C.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产生的根源在于

    A.他们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B.明清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李贽反对君主专制的表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A.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B.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C.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主张学以致用

    B.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迷信崇拜

    D.倡导自由平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结果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D.封建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两则经典名句,与它们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