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学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你会肯定何人的学说?
发布时间:2021-07-22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试卷相关题目
- 1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制天命而用之”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著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推崇
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D.使儒学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龙场悟道”的故事是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说明王阳明领悟到“求理”的途径是( )
A.发明本心
B.圣人托梦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二程全书·遗书二上》云:“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乃知不善尤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曾有“边缘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等种形象,其中“神化”和“僵化”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
A.汉朝和隋唐时期
B.汉朝和宋明时期
C.隋唐和宋明时期
D.隋唐和晚清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而宋代山水画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出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绪;不少宋代学者纷纷提倡服饰要简洁、朴实。这说明程朱理学
A.“发明本心”以求理影响了审美和意识形态
B.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使艺术形式追求平淡
C.强调伦理纲常某种程度束缚人们的思想
D.理学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对艺术影响深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其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此种说法最相关的理论来源是
A.理学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道家学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