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地理 >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1

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关于实施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http://picflow.koolearn.com/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9352240655364.gif 图5一5

发布时间:2021-07-21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B.我国跨区域调配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C.我国水资源集中分布,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D.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试卷相关题目

  • 1西气东输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关于其解决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强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B.沿线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C.西气东输工程由各自地方政府安排规划

    D.施工中尽最大努力注意保护环境,以免破坏西部的生态环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picflow.koolearn.com/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9435213715912.jpg

    A.产业转移的移出地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接收地主要是粤东、粤西地区

    B.产业转移接收地的共同区位优势主要是当地劳动者素质较高、工资收入偏低

    C.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D.产业转移的移出地由于环境污染程度加大,务工的农民大幅减少,出现“用工荒”现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吸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汽车生产厂商到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广阔的汽车消费市场

    B.廉价的劳动力和地租

    C.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D.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我国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依据是(  ) ①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日益增长 ③可利用原有的中部和东部的输气管道 ④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较快,它将成为我国未来的重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不属于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措施是 (  )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读图我国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如果图例代表三个产业,那么,正确的组合是(  ) http://picflow.koolearn.com/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949498618626.jpg ①图1表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       ②图例B代表第二产业 ③图2和图3分别表示中部和西部两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图中

    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http://picflow.koolearn.com/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0945068926684.jpg A.A—B—CB.B—C—A

    C.C —A—B

    D.B—A—C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西气东输工程所有管线经过我国西部地区的: ①新、甘、宁、陕    ②甘、宁、川、渝 ③新、晋、豫、滇    ④青、川、黔、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 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