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061

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这一“动态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20

A.保证了监查部门的独立性

B.有利于防止监察机构腐败

C.完善了民意的舆论监督

D.破除了官官相护的陋习

试卷相关题目

  • 1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灾。据此推断,明代重视京城的

    A.民生建设

    B.市政管理

    C.危机管控

    D.社区自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西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技术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明朝科举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因取士效果不尽理想,洪武六年一度停罢……洪武十七年,命礼部定科举程式,颁行各省,其后遂为定制。按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生员资格(亦称秀才)之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明初的科举制度(  )

    A.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唯一内容

    B.把官办学校与科举有机结合

    C.力求改变宋元科举制的积弊

    D.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而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②最初是临时机构 ③始终由高官任职 ④都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中国古代某机构的职责是“见面”(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过朱”(将御笔增改的诏书过录至他本),该机构是   (   )

    A.汉朝的中朝

    B.唐朝的中书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军机处的设立

    C.官僚机构的膨胀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行中书省权力过重

    B.强化地方政权的职能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西南地区存在“土司恐土民向学有知,不便于彼之苛政,不许读书”,“向来土官不容夷人应考,恐其入学,与之抗衡”的情况。后来,清政府派遣官员管理地方,下令废除“禁部中夷人不许读书”的旧规,提倡在各改流地区广设学校,凡有条件办学的地方,均设立学校和教职,还规定取士名额。”导致西南地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B.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

    C.平定了“三藩之乱”

    D.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