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选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帮徇私之弊无由惩革”。这一选官制度 ①是世官制度的一种 ②是察举制度的延伸 ③与门阀制度相呼应 ④又称“九品官人法”
发布时间:2021-07-19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随着朝代的更迭,地方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不断调整。下列选项反映了中国古代地区行政区划变化的是( ) ①西周分封制 ②秦朝区划图 ③唐都长安城 ④元朝区划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渐渐地,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这实际上反映了 ( )
A.相权的加强大大提高了其辅佐皇帝的效率
B.门下省下辖的六部资历较轻不利皇权加强
C.这与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相左
D.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与朝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
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有宋一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C.分化事权致行政效率低下
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政治体例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例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一个时代的士人所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即为“士风”。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济苍生、安社稷,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推动这种“士风”形成的因素有 ①政治相对开明 ②庶族士人崛起 ③科举制度兴起 ④内忧外患频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唐睿宗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谏臣须蹇蹇匪躬之士,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唐肃宗规定:“其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统治者强调
A.监察官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B.监察官员的职权范围
C.监察官的地位
D.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
A.皇权的显著削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政治制度的成熟
D.选官制度的成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①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④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 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
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
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