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501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2021-07-19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试卷相关题目

  • 1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B.监察地方官吏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监督三公九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人史纲》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如进士及第等,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 资料中的□□可能是

    A.门第

    B.科举

    C.战功

    D.耕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A.其弊端日益突出

    B.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关于推恩令的理解与说明,最为确切的是

    A.将皇恩推广于天下,让老百姓不同程度得到好处

    B.将皇恩施于诸侯王及子弟,以使之顺从皇帝,从而维护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准许诸侯王将封地再分给子弟以建立侯国,从而削弱王国直属领地,使之无力对抗中央

    D.推恩只是一种欺骗,是封建皇帝愈能臣下和人民的手段,根本不能实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在龚书铎著的《中国社会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①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②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③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④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一定的局限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续文献通考》中对中国某一朝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有这样一句评论:“天子之威福无下移,盖隐然周世六官(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后世分别作为吏都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的别称)之征,而独冢宰(冢宰也作为宰相的别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以此小异耳。”其评论的是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