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物理 > 电磁学交变电流解析练习51

关于电感器和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7-18

A.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感抗就越大

B.通过线圈的交流电频率越高,线圈的感抗就越大

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容抗就越大

D.“通过”电容器的交流电频率越高,电容器的容抗就越大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B.高频扼流圈在电路中可以用来“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

    C.电容器在电路中可以用来“通低频、通直流、阻高频”

    D.干簧管可以起到开关作用,“操纵”开关的是磁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用铜导线绕制的线圈,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开关S断开瞬间,则(  )

    A.L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B.灯泡A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C.灯泡A立即熄灭

    D.电容器将放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如图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而且耐压足够,电源内阻忽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三个灯亮度相同,则S接B时 (  )

    A.三个灯亮度依然相同

    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

    C.甲灯和乙灯亮度相同,丙灯不亮

    D.只有丙灯不亮,乙灯最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如右图所示,在f间接上交流电源,保持电压最大值不变,使其频率增大,发现各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1变暗,灯2变亮,灯3不变。则黑箱c中所接元件可能是   (      )

    A.a为电阻,b为电容器,c为电感线圈

    B.a为电阻,b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

    C.a为电容器,b为电感线圈,c为电阻

    D.a为电感线圈,b为电容器,c为电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如图10-1-11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 U=220 V,频率 f=50 Hz,3只灯L 1、L 2、L 3的亮度相同( L无直流电阻),若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  ) f=100 Hz,则(  ) 图10-1-11

    A.L1灯比原来亮

    B.L2灯比原来亮

    C.L2灯和原来一样亮

    D.L3灯比原来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某一电学黑箱内可能有电容器、电感线圈、定值电阻等元件,在接线柱间以如图所示的“Z”字形连接(两接线柱间只有一个元件)。为了确定各元件种类,小华同学把DIS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中的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与一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后,分别将AB.BC.C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计算机显示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c所示,则如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间是电容器

    B.BC间是电感线圈

    C.CD间是电容器

    D.CD间是定值电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收音机电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送到下一级,需要把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入下一级,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虚线框a和b内只用一个电容器或电感器,那么〔   〕

    A.a是电容器,用来通高频阻低频

    B.a是电感器,用来阻交流通直流

    C.b是电感器,用来阻高频通低频

    D.b是电容器,用来阻高频通低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自感线圈组成振荡电路,要使此振荡电路的周期变大,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增加电容器两极间的距离;

    B.增加线圈的匝数;

    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同时,减少线圈的匝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电压恒为220V,频率为50Hz时,三只灯泡

    B.D的亮度相同,若将交流电的频率改为100Hz,则( )A.A灯最暗B.B灯最暗

    C.D灯最暗

    D.三只灯泡的亮度依然相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如图所示,把电感线圈L、电容器C.电阻R分别与灯泡L 1、L 2、L 3串联后接在交流电源两极间,三盏灯亮度相同。若保持交流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不变,仅使交流电的频率增大,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与线圈L连接的灯泡L 1将变暗

    B.与电容器C连接的灯泡L 2将变暗

    C.与电阻R连接的灯泡L 3将变暗

    D.三盏灯的亮度都不会改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