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481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发布时间:2021-07-16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同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同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

试卷相关题目

  • 1一些分封的诸侯强大起来,不满自己的封号,改称为“王”。这一现象始见于

    A.春秋五霸

    B.战国七雄

    C.七国之乱

    D.藩镇割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秦代砖文记载,“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

    B.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C.重视发展工商业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

    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B.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C.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D.公元前二世纪晚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据此信息你能得出的明确的结论是:①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 ②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 ③县与郡之间有相统属的关系 ④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时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A.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C.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D.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 年) 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