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自隋朝实行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15
A.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B.北宋时期大规模科举取士是重文轻武政策的重要体现
C.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D.清末废科举得到当时知识分子的一致拥护
试卷相关题目
- 1《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汉朝初期,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频繁更换丞相 ②扩大三省的权力,削夺三公权限 ③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④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秦设置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B.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C.御史大夫管百官奏章,掌图籍秘书等
D.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A.发挥三省的监督牵制作用
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
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据清代有关资料统计,当时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3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44%。这一社会流动的速率,同20世纪号称自由之邦的美国大体相当。这种“社会流动” ①为民众提供了参与权力的平台 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③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④有利于政府网罗人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以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并成为后世历朝主要选官制度。下列比较适合用于形容科举制的说法是( )。
A.“龙生龙,凤生凤”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3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太尉
C.监御史
D.刺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家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
B.北宋时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D.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