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1

南宋俞文豹所著《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笏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个幕士(  )

发布时间:2021-07-13

A.善于恭维,扬苏贬柳

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风

C.喜欢豪放,不善婉约

D.不了解两大词人风格

试卷相关题目

  •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     )                          ①对仗押韵    ②抒情叙事兼有   ③韵律工整     ④雅俗共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都是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肯定了元曲的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正旦跪科,云〕大人,我窦娥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可从人愿。……”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主要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请阅读下面初高中语文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 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 元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选项对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政治中心诗人数量众多

    B.经济开发推动文化发晨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D.新兴商业城市文化繁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   )

    A.苏东坡

    B.辛弃疾

    C.李清照

    D.陆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